LOGO
LOGO
:::
  • 認識聯盟
    • 理事長的話
    • 落實防暴
    • 組織架構
  • 最新消息
  • 服務介紹
    • 貓頭鷹防暴專線
    • 落實司法平權
    • 媒體教育及監督
    • 性別暴力防治
    • 長者社區照顧在地培力
  • 倡議及行動
    • 影音專區
    • 活動花絮
  • 捐款及贊助
    • 募款及活動贊助辦法
    • 匯款資訊
  • English
    • Who We Are
    • What We Do
::: Google Logo
    :::
  • 回首頁
  • 網站導覽
  • 連絡我們
::: 目前位置: 倡議及行動 > 影音專區

影音專區

查詢: 關鍵字
台灣防暴聯盟為一社福組織,長期關注性別暴力議題。

以「尊嚴、倡議、合作」為核心延伸至五大服務,「性別暴力防治」、「司法平權」、「老人保護」、「媒體教育」以及「國際交流」為主,並致力於落實SDGs與CEDAW。

秉持「沒有一個弱勢可以被遺忘」(Leave no one behind)的精神,
希冀能將防暴意識落實到每一個角落。

2020【社團法人台灣防暴聯盟】簡介2020/3/5

About Taiwan Coalition Against Violence2020/3/9

廖書雯 秘書長接受公視訪問 2019/6/16

貓頭鷹專線0800-434-4342019/5/23

【第二屆亞太性別暴力防治高峰論壇——片花】2018/10/15

兒少性剝削等案件 民間團體籲勿輕易交保(2018/3/13)2018/7/13

為台東社工請命---一位社工督導的心聲2018/5/9

民團強調性別平權 媒體報導嚴把關2018/4/27

教育部反霸凌專線 成效遭質疑-民視新聞2018/4/27

TAGV反性別暴力資源網-特別企劃「生而平等~多元族群的性別暴力議題」2018/4/27

第二屆紫絲帶獎 推廣創意團體獎得主 台灣防暴聯盟2018/4/27

防暴聯盟三訴求 望目睹兒被重視2018/4/27

曹小妹案 防暴聯盟聚焦鬆散制度2018/4/27

【國會最前線】電子腳鐐失靈?性侵假釋脫逃趴趴走!2018/4/27

<p>靜態花絮-第四屆婦幼保護網絡─以被害人為中心之承諾與行動<p/>

<p>活動日期:104年10月23日<p/>
<p>活動地點:台北市青少年發展處10樓-花漾展演空間<p/>
<p>主辦單位:台灣防暴聯盟<p/>

<p>~感謝大家的熱情參與~<p/>

第四屆婦幼保護網絡─以被害人為中心之承諾與行動活動花絮2015/11/18

<p>所有關注性別暴力議題的民眾和所有夥伴們 您好:<p/>

<p>台灣防暴聯盟第一部微電影出爐囉希望藉由您的神力幫我們加持與推廣<br/>

<p>片名:記憶修圖師(公益微電影)<br/>
拍攝團隊"小紙袋劇組"是一群來自不同學校卻熱衷拍攝電影的大學生所組成,台灣防暴聯盟有幸媒合上這個創意與活力十足的團隊!
影片主線阿班過去也是一個受暴的孩子,就像一般的目睹兒少一樣對於玻璃聲十分的敏感....
這是台灣防暴聯盟第一部『微電影』,裡頭這群大學生們亦細心的在影片裡融入進許多”意象”的手法與概念,譬如:
<p>1.加害人門前與門後經常是不一樣的<br/>
<p>2.許多聲音如玻璃聲,就會勾起目睹或受暴的回憶<br/>
<p>3.修圖師好比民間偏方,明明社會上存在著這麼多的網絡與資源,但被害人和家屬還是想尋求”偏方”讓自己在未來的人生走下去(主線阿班也是如此….)這也是讓身為網絡一環的我們更值得得去正視的部分<br/>
※希望大家喜歡,竭誠的邀請您關注,並用實際行動分享與推廣
 『0800-434-434貓頭鷹忙暴申訴監督專線』 關心您:)

記憶修圖師(公益微電影)2014/9/5

<p>婚姻登記試辦婚前教育正式開跑<p/>

---台灣防暴聯盟---<p/>

  家庭暴力防治法於台灣自民國87年起已推行多年,但家庭暴力每年通報數民國從90年之2萬餘件到99年的10餘萬件。雖到102年底為止已因全國開辦「每月高危機家暴網絡會議方案」的實施而開始每月由警察訪查告誡加害人使能降低兩年(-0.8%與+0.01%,先前每年平均增10%),可以知道所降低應是屬於舊案的再犯率,但新案仍源源不絕,顯見現有宣導方式確有困境而未能發揮宣導預防效果。<br/>
  筆者經在97年向本系之碩士學分班在職學員(學生多為在職老師、教官、警察、監獄官、司法人員、社工員等)請教並請其分組討論如何降低家暴新案的發生,其提出可以用婚前教育與學校宣導教育擴及家長兩方法以補足之。前者為對於新婚者於2008年5月開辦之婚姻登記制中雙方需於戶政事務所等待約40分鐘之作業時間,應可撥放家庭溝通技巧、家庭計畫、與家庭暴力防治宣導之影音。而後者可於每學年之防治宣導中增用親子學習單,內容有防治知識、是非題、家長意見欄與簽名等,鼓勵學生帶回與家長討論,如此均可使防治知識傳達給家長(林明傑 蔡宗晃,2009)。筆者得知後即積極詢問是否可試辦於嘉義市。這使筆者想到在美國密西根州留學期間,有台灣男女同學結婚,在邀宴中提到結婚須先上4小時課程,且每個小時一堂課且蓋一個章,蓋完章才能登記結婚,上課地點會提供在宣導單中。<br/>
  另經筆者鼓勵碩士班學生陳靖佩(2013)對婚前教育做研究論文,其以中南部公私立大學與技術學院各一所之通識課學生施測問卷280名(男生女生各佔45.4%及54.6%)公私立大學及技術學院各一之大學生進行對於實施婚前教育態度及其對有無改善家庭暴力效果之探索性研究。採三點量表,1為不同意,2為一半一半,3為同意。(1)發現普遍同意應開辦婚前教育(M=2.37);也贊成政府開辦每對新婚者均應參加的婚前教育(M=2.25)。(2)問開辦均應參加之婚前教育,是否有助於預防夫妻間的婚姻暴力,整體受試者之其平均值為2.53(其中三種大學各為2.78、2.33、2.48) (3)不同婚前教育內容重要性之排序平均數上依序為溝通技巧(M=3.07)、情感互信(M=3.16)、價值觀(M=3.92)、姻親相處(M=4.66)、子女管教(M=5.60)、財務管理(M=5.67)、健康檢查(M=5.72)、家務分工(M=6.37)、性溝通(M=6.40)、法令宣導(M=8.39)。(4) 不同婚前教育形式之偏好度上依次為在戶政事務所登記結婚時同時上三十分鐘之婚前教育影片教學(M=2.32),其次為發放婚前教育手冊,鼓勵自行閱讀(M=2.36),第三為先上完四小時婚前教育並取得證明後,才能到戶政事務所辦理結婚登記(M=2.58),第四則為參與一至二日之婚前教育工作坊(M=2.72)。<br/>
  根據該研究而設計並製播好「幸福久久:婚姻溝通好方法」12分鐘(林明傑、陳慧女、郭笑芸,2013),內容為「情緒溝通有方法、衝突溝通有技巧、性愛三加一原則、休閒生活都兼顧」。並目前已在嘉義市與雲林縣之戶政事務所辦理婚姻登記的15分鐘內,由志工引導並協助執行約14分鐘,不會耽誤新人的時間,也得到許多現場夫妻的認同與同行長輩的讚許。<br/>
  在推廣試撥場合中,也有許多中年夫妻提議是否可請有線或無線電視台在公益時間中撥放才能更宣導已婚的男女或中老年人,這些好建議也將轉達有關之民間單位與政府單位。<br/>
  到2013年12月底通過試辦的縣市有台北市與彰化縣,期待未來成為中央的政策來全國實施以更廣大地教育新人。<br/>

<p>本文作者 林明傑老師為台灣防暴聯盟理事,目前任職於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暨研究所教授,也是諮商心理師。<p/>

林明傑教授婚前教育-婚姻溝通好方法2014/3/20

2013 --- 性別新聞影音製作 " 我不想被傷害, 也不願別人被傷害 "  " 聯合起來-- 終結性別暴力 "                                                                                                
<p> --- 台灣防暴聯盟<p/> 
      今年對婦女的性別人權是重大的一年,因為政府正依據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岐視公約(CE­DAW)施行法做法令的檢視。防暴聯盟團隊與民主基金會合作也以國際婦女人權公約為指­導方針,建構國內家暴及性侵害防治工作的綜合性評估指標(包括法律、警政、社政、 醫療、司法與網絡合作),以作為重要基礎行動策略,一方面檢視目前臺灣家暴及性侵害防­治現況與執行落差,一方面作為引領臺灣家暴與性侵害防治的整體藍圖。<br/> 
      這是一個非常精細與複雜的工作,我們從十一個議題:一、定位;二、預防;三、公職人員­的培訓與知能建構;四、有效資料的建立與報告;五、保護措施;六、刑事司法程序;七、­預算;八、網絡整合;九、罪與刑;十、保護對象;十一、監督與評估做出全面性綜合法律­指標。其中有關「定位」的第一個指標:是否將對婦女的性侵害與家庭暴力行為歸結為人權­議題,國家依CEDAW公約恪盡職責標準立即承擔預防、保護、懲罰與提供補償的責任?­包括:<br/> 
是否屬人身安全之社會議題,而非僅是社會福利議題?<br/> 

是否為危害公共健康的一個首要問題?<br/> 

是否將預防放在首位?<br/> 

是否揭示對婦女的暴力嚴重阻礙婦女與男人之實質平等,是歧視,並與影響婦女的一些其他­因素息息相關- 如族群、身心障礙、經濟、年齡、階級、宗教、性傾向等 ?<br/> 

是否制訂國家行動計畫與戰略? 由政府採取一套完整、全面和多元的行動綜合性方案,包括刑事司法體系、社政醫療服務、­文化媒體與教育體系之共同運作?並對各項計畫定有時程與基準?<br/> 

是否訂定政府與非政府組織應有一套綜合性協調戰略?<br/> 

是否考慮婦女在家庭或親密關係中不利之地位,而採取暫行特別措施予以保護或對待?<br/> 

      這是一條長遠但重要的工作,我們寫下「不想自己受傷害,也不願看到別人被傷害」的感想­與承諾。也期待親愛的朋友們以及站在重要位置的總統、行政院長、反對黨以及各式團體領­袖,讓我們共同努力「讓暴力在我們這一代結束」!<br/> 
<p>本文作者廖書雯老師為台灣防暴聯盟個人會員暨法政委員會召集人<p/>

我不想被傷害 也不願別人被傷害2014/2/11

 

 

12下一頁 >最末頁 >>
無障礙網頁A
地址:104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27巷11號9樓      電話:(02)2567-3434       傳真:(02)2567-3001
立案字號:台內社第0960126793號      統一編號:48941017      劃撥帳號:50051975     
FB粉絲團頁          訪客人數:437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