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3年創傷與暴力知情照護學習論壇

聯盟於6/7(五)舉行的線上論壇──「創傷與暴力知情照護學習論壇─健康、創傷與2030永續發展目標」圓滿落幕!🎉

該場台灣防暴聯盟邀請到黃菁瑜助理教授,相信經常關注聯盟粉專的大家一定對這位先進不陌生了,去年由聯盟主辦的創傷知情相關活動,也同樣是請黃菁瑜助理教授來當講師,本次線上論壇還另外邀請到英國基爾大學(Keele University) June Keeling教授,June教授長期致力於研究女性健康,不僅具備相關碩博基礎,更多方接觸家庭暴力、社會照護及母性角色創傷修復等領域。

在這場活動中,June教授分享了一個能夠快速辨別家暴被害人的新穎工具──「三個問題(Ask Three Questions)」,該工具追求的目標為識別親密關係中的早期脅迫行為、透過實驗研究集結專業領域人員,希望未來能組合跨領域與跨國的合作團隊,以及藉由期刊和會議,進一步公布研究成果,推廣該工具的使用與普及性。

此外,June教授也介紹了一項創新的歐洲專案(Recognition and Education in Violence, Abuse and Neglect for Medical and Healthcare Practitioners, REVAMP),透過該專案的官網註冊帳號,就能針對「暴力、虐待和忽視方面的認識及教育」進行基礎的線上學習與測驗,從而幫助醫療相關人員更能掌握被害人的情況,提供適當的協助、改善被害人的健康。

而黃菁瑜助理教授則承接June教授的授課內容,更詳細地和學員們談討有關「弱勢群族(vulnerable)」的多元性,諸如性別、文化背景及種族等方面,其實都屬於弱勢因子的範圍之一,甚至在國家法律上,某些族群更被定義為「弱勢證人」的身分,在後續的犯罪調查上能依法減輕其所受的壓力。因此我們想當然地可以知道,如果沒有建立起正確、平等的價值觀,狹至法律方面、廣至社會生活層面,都可能對被害人造成傷害,人們言語、肢體中內含的歧視、俾倪,此種惡意的主觀情緒,不應出現在客觀正當的相關程序上。

由教授分享的相關研究、交叉比對結果等資料,我們得以明瞭,一方的援助或另一方的剝奪,都不能被稱作是平等,實質的平等應做到「正義(Justice)」,從原有體系上找出問題並予以改善,才能提供同等的資源及機會給所有人。

感謝兩位講師為我們帶來如此精彩的演說,同時也謝謝線上參與的250多名學員!每一位參與者的踴躍發言、提問,對講師來說都是無比珍貴的回應,未來聯盟仍想持續推動、辦理更多相關活動進行倡議,希望大家能繼續給予支持及鼓勵!❤

8月-2(0).png

 

新增日期:113/08/27